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形象

英国报纸看中国

来源:人民网作者:高炜2009/11/25

  近年来,大量关于中国的新闻出现在英国报纸上,既有严肃大报,也有通俗小报。这种现象向我们发出了一个明显的信号,即中国已引起了英国报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如果将“中国”一词输入到NEWSBANK网站(http://www.newsbank.com)的搜索栏中,我们会发现在英国五大主要报纸上刊载的中国新闻或者与中国有关的新闻的数量在近几年内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英国五大主要报纸上和中国相关的新闻数量

  新闻分类 基于不同的办报理念和读者定位,每家报纸都有其特定的报道侧重。通过对5家报纸刊登的中国新闻的分类,我们能清楚地发现它们在中国的关注点在哪里,它们希望拿中国的哪些话题作为卖点以及它们是如何将自身办报方针与报道中国新闻相结合的。

  《泰晤士报》上的中国新闻的总分类(2005年7月1日至2006年6月1日)

  在英国主流大报对中国的报道中,经济和社会话题依然是重中之重。与其他4家报纸相比,《泰晤士报》对中国的经济与商业领域给予了高度关注,这一领域的新闻在《泰晤士报》对华报道中所占的比例超过44%。在英国,人们常常认为,《泰晤士报》是为那些政界和商界的决策者准备的。从客观角度讲,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得到了英国政界和商界的广泛关注,为了“配合”这种关注,《泰晤士报》当之无愧地承担起了报道中国经济发展的桥头堡的角色。

  《独立报》上的中国新闻的总分类(2005年7月1日至2006年6月1日)

  与《泰晤士报》相同的是,《独立报》关于中国经济报道的比例在该报的中国报道中是最高的,随后是社会报道和政治报道。但与《泰晤士报》不同的是,《独立报》在经济、社会、政治等领域的报道量并不悬殊,做到了很好的平衡和兼顾。这说明,作为一张新锐报纸,《独立报》在报道中国的问题上并未拘泥于某个方面,而是将目光投向多个领域,力求做到全景式报道。《独立报》副主编伊恩·比勒尔在接受《深圳特区报》记者唐亚明采访时说:“许多西方报纸对中国的报道还停留在监狱和人权等问题上,我认为事实比这要复杂得多。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都在发生变化,你们有了更多的自由。你们的文化、宗教、观念与英国是那么得不同。”在该报看来,中国在西方人眼中的形象是多元的、立体的、复杂的,要想让读者准确地解读中国,必须全面而深入地探究中国。

  《卫报》上的中国新闻的总分类(2005年7月1日至2006年6月1日)

  在5家报纸中,《卫报》关于中国社会新闻报道的比重是比较大的。该报负责东亚事务的编辑约翰·吉廷斯曾报道中国新闻多年,他在接受唐亚明采访时说:“我所关注的并非中国快速发展这一事实,更是发生在发展背后的故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人对中国的好奇心略有下降,那时,中国刚从文化大革命中苏醒过来,没人知道中国下一步将发生什么事情。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变得越来越可以预测了,它似乎在沿着一条特定的道路发展。去过中国的人看到的都是相似的事,再没有那么多的疑问了。”

  《每日邮报》上的中国新闻的总分类(2005年7月1日至2006年6月1日)

  从上表可以看出,《每日邮报》关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报道几乎占该报对中国报道总量的70%。这说明,除了严肃大报,通俗小报也认识到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显著性。另外,《每日邮报》对中国体育的报道占到16.8%,这种比例在严肃大报中是不可想象的。在《每日邮报》刊登的16条体育稿件中,中国足球运动员杜威在苏格兰凯尔特人队试训的消息就占了8条。在英国,通俗小报往往在报道球员转会和试训时占有优势,它们也乐得将这一优势发扬下去。与面向底层民众的低格调小报不同,《每日邮报》寻求的是一条介于精英阶层和社会底层民众之间的中间路线。基于这种市场定位,该报有着独特的编辑方针:一方面,不能忽视经济和社会报道;另一方面,要把体育报道提升到一个较高的位置。在报道中国事务时,这两点体现得比较明显。

  《太阳报》上的中国新闻的总分类(2005年7月1日至2006年6月1日)

  《太阳报》关于中国体育的报道占该报对中国报道总量的20.3%,这一数字在5家报纸中是最高的。该报的编辑弗古斯·沙纳汉认为“体育新闻是报纸销售的最强助推力”。《太阳报》能成为英国最畅销报纸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体育新闻的策划和处理手法新颖而独到。在《太阳报》刊登的14条体育新闻中,中国台球“神童”丁俊晖于2006年在参加英国斯诺克台球锦标赛过程中的消息就占了7条。

  文章论调 每则新闻报道都有其基本论调,这种论调有时是被记者直接表达出来,有时则隐含在字里行间。论调是新闻报道风格的一种体现,也可向读者传达记者的观点和倾向。尽管许多记者都坚持要让自己的新闻报道的论调更客观,更符合现实,但事实上,这并不容易。因为新闻报道的论调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例如一国的政治立场和新闻体制、新闻机构的编辑方针以及编辑和记者的价值观、知识体系和个人阅历。

  1.惊叹

  2005年10月13日,《卫报》刊登题为《欧盟预警:中国正瞄准高科技工作》,作者大卫·高引用欧盟一位专家的话来说明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的崛起给英国带来一丝恐惧。这位专家认为中国的竞争力不仅仅来自较低的人力成本,更来自于高科技产业,因为中国在高科技产业的研发与革新方面增加了巨大的投入。英国媒体在报道中国的经济发展时往往在惊叹其速度之快的同时,也多了一层担忧,即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将分走西方传统经济强国的“蛋糕”。因此,在这类报道中,中国经常被比喻为“苏醒的东方龙”、“亚洲巨人”和“正在崛起的经济强国”。

  2.嫉妒

  《泰晤士报》一篇文章的作者乔·约瑟夫提出一个有趣的反问,即“为什么英国电视台花费如此长的时间才能生产一部关于中国的电视节目”。作者将英国比喻为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而在这辆汽车的后视镜中,一辆巨大的、马力十足的卡车正逐渐赶上。实际上,作者所说的卡车指的就是中国。最后,作者采取嫉妒的口吻表示,或许是由于中国发展速度过快,所以中国纪录片的制作者们担心节目在荧屏上映的时候,节目已经过时了。从这种论调看,英国报纸在报道中国经济时并未显示出完全的友善,他们在肯定中国经济能力提升的同时,还抱着比较明显的“酸葡萄心态”。

  3.肯定

  《泰晤士报》一篇有关2005年在南京举行的第10届全国运动会的报道,记者欧文·斯洛特描写了有关方面为了筹备运动会而纷纷上马宏大体育工程的举动。斯洛特认为,“在南京落成的的奥林匹克体育馆不仅气派宏伟,而且极具现代艺术美感,这样一件举世惊叹的作品足可以让雅典和悉尼的奥林匹克体育馆自叹不如。论对奥运会的抱负与实践,这枚金牌非中国莫属;对中国人来讲,这也是他们无比的骄傲”。

  英国报纸对华报道的争议点 我们可以从历史的长河中发现英国如何看待中国的影子,“中国”概念很早就出现在英国的文学作品中。英国赫德斯菲尔德大学首席讲师、中国历史专家罗伯斯在回忆他撰写《中国通史》的过程时提到,“西方人看中国时,总是先入为主地认为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从根本上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深受这种观点影响,英国民众在审视中国时往往容易陷入固有的、历史的框架中,从而很难全面地认识和理解这个东方古国。具体到媒体领域而言,报纸在多大程度上能保证客观公正的立场,往往取决于在整个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报纸的报道方针和政治立场以及记者和编辑的知识体系和个人经历。从这个角度讲,英国报纸在开展对华报道时很难持完全公正客观的立场,也难以避免偏见、误读和主观臆断等现象。

  如今,当人们阅读英国报纸上有关中国的文字时,都不可避免地发现一种现象,即中国在一定程度上被夸张或误读了。与原来中国人被西方理解为保守、内向、忍辱负重不同的是,如今的中国更多地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因此,“惧怕”、“超级力量”、“亚洲巨人”等词汇频繁地出现在英国报纸上,特别是在报道中国经济、军事和环境等问题时。这个问题上,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提塔兰科认为,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在国际上逐步提升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声誉以及愈发积极地参与国际市场和原材料竞争的姿态,都难以避免地引发一系列问题,包括外界如何看待中国。

  另外,英国报纸在报道中国新闻时还要衡量新闻事件的价值,掂量一下它的轰动性是否能引起人们足够的兴趣。《泰晤士报》记者麦卡特尼在谈到对华报道时说,西方媒体遵循一条定律,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矛盾冲突越激烈的新闻,读者越喜欢看,因此,那些出人意料的新闻最吸引眼球,也最受西方媒体追捧。


来源:人民网——《传媒》杂志

转自: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5733/104352/6327217.html  2007年09月28日

tags:英国|其他|当代中国|传媒
编辑:lixi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