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综合述评

美国台湾史研究的新视角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曹曦2010/06/09

    美国的台湾史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出现了不少有分量的著作,其研究思路、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鲜明特色,对于大陆台湾史研究亦有可借鉴之处。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后殖民的解释体系
    美国学者常常运用西方学术界流行的“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理论来作为台湾史分析的框架。该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兴起的一种社会政治批判思潮,涉及帝国文化、殖民话语、西方中心主义中的东方的历史再现、全球性话语中的民族文化再现等众多问题。他们认为,台湾历经荷兰和西班牙的第一波西方殖民、明郑的屯兵移民、清朝汉人的拓垦移民、西方列强帝国主义扩张下的贸易殖民、日本的东亚殖民主义,以及战后美国帝国主义霸权与冷战秩序下的国民政府威权体制,还有当今全球化风潮下文化媒体与经济帝国主义的持续渗透,已然遗留了重迭交错、盘根错节的殖民、反殖民、解殖民、新殖民、后殖民的痕迹,铭刻于历史记忆、文化想象、社会构造、经济结构、空间地景、政治过程,以及心理机制和认同形构之中。无论是闽粤移民,还是战后国民党迁台集团,包括在台的日本殖民者们身上,都体现出流亡(diaspora)的某些特征,寻找认同成为贯穿“流亡者们”终生的追寻和宿命。这也是台湾人的认同之所以非常复杂的原因所在。
    乔治城大学东亚史专业博士菲利普斯在《同化与独立之间:当台湾人遇到国民党中国,1945-1950》书中阐述,1945到1950年之间,台湾人对国民党政府的诸多统治政策感到失望,在去日本殖民化中挣扎,爆发了二二八事件,遭到当局的残酷镇压。本书建立在许多台湾和美国新发掘的档案材料基础上,表现了当时台湾人在两者之间徘徊的心态:是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还是成为国民党中国的一个地方行省?美国杜克大学荊子馨博士在《成为“日本人”:殖民地台湾与认同政治》一书中精辟分析了殖民地台湾如何在民族主义中国、帝国主义日本,以及殖民地台湾这三角地带之中,寻找台湾人民族自我认同的出路。荆检视了自1920年代初期到1945年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的这段期间,在“同化”与“皇民化”这两种日本殖民论述的主导下,台湾的政治与文化认同历经了怎样的建构与转变。描述出台湾的殖民认同如何从一种集体的和异质性的政治范围,转变成一种个人的内在挣扎,挣扎是否应该成为“日本人”。作者重新思考了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历史,从而探究了台湾人的民族自我认同形塑问题。


全球性与美国中心主义
    从资本主义扩张的殖民时代开始,全球化运动(globalization)就一直处于进行当中,经济、语言、文化、国家等都成了竞争的区域。“文化战争”在全球以不同形式爆发,各种群体按照宗教、种族、地域等因素重新定义自身。美国在战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反映在学术上,也有自视为中心的强烈色彩。乔治城大学历史系教授唐耐心关于中美关系、美台关系的论述中,也充满了此种意味。《海峡对话:美台关系和中国危机》是她最新出版的著作,认为美台关系最主要的危险是相互间的不信任,并分析了这种关系的发展历程。所有的不信任无法被消除,但在更大的透明度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信任度可以增长。台湾的确是东亚和平的关键因素,也是对美国的极大挑战,现状和未来的问题能够从历史追寻中获得答案。美国、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三者的安全被紧密连接在了一起,但政策、理想和利益却是各不相同的。
    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欧阳泰所著的《福尔摩沙如何变成台湾府》,从17世纪世界大历史的角度阐述了荷据时期的台湾史。理解台湾不能局限于台湾本身,而要将其置于东亚史与海洋史的大背景中来把握,不仅要给早期台湾史提供一个全面性的观点,更要指出这段历史本身从最初的发端,就是一段全球化、跨文化的历史。他认为,当时台湾的社会体系既奠基于荷兰人与大陆移民在经济与一般行政事务上的合作,也有赖于荷兰武力的强制力保证。他研究的深层问题是,如何去理解塑造了现代世界这一波大规模的殖民现象?过去的历史学者主要针对欧洲殖民主义作探讨,少数学者也开始追寻非欧洲世界的殖民扩张。在欧阳泰眼中,台湾岛是一个欧洲与非欧洲殖民扩张现象的交汇处。这种观点有意无意地混淆了“殖民”这个概念的一般性含义和在殖民主义历史阶段中的特定含义。

跨学科综合性
    目前台湾研究领域的趋势是融合,在历史学之外,还要借鉴其他学科的多种研究方法。斯坦福大学人类学系鲍梅立擅长于从人类学角度分析社会与文化变迁,其著作《台湾属于中国吗?文化、势力和移民对于变化中认同的影响》对于两岸关系这个敏感问题,从认同角度作出了自身的思考。在台湾人意识形态变迁过程中,身份认同与政治形势紧密联系;执政当局常常试图利用政治权力塑造台湾人的认同,清政府、日本殖民者、国民党政府都是如此。她利用案例分析法和对比法指出,认同主要不是由文化类型和家世所决定,而是取决于人的社会经验。比如,国民党政府时期所宣扬的大中国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台湾人的观念,并被赋予强烈的政治意涵。她将文化作为历史价值的基本载体,虽然书中的观点颇有争议,却也是一种研究路径的创新尝试。
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邝美佳《台湾发展型政体的起源:科学政策和对现代化的诉求》一书检视了国民党于1927年至1949年间在中国大陆及1949年后在台湾所规划及执行的科学政策。战后台湾经济奇迹的创造、市场的角色和台湾的企业家精神、日本殖民统治奠定的基础,以及美国援助等都被用来当成是解释体系。但不可否认的是,执政当局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虽然对提供援助的美国及若干台湾的知识分子而言,科学技术研究与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至为明显,但直到1960年代中期,台湾领导人都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点。国民党在台初期着重于农业和基础工业,直到1965年美援的终止,台湾的经济规划者才决定让台湾吸引国际投资者,以获得新的资金来源。同时,政治领导阶层开始转变思想,成为了科技政策的推动者。然而几十年来,学术界、工业界及政界各有非常不同的目标及策略,阻碍了台湾整体科学政策的顺利执行。书中运用了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分析方法,开辟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探索路径。
    综观美国的台湾史研究,理论建构方面比大陆相对成熟,而大陆主要是针对具体问题分析,较少有高屋建瓴的眼光。大陆的台湾史研究必须在理论上加以全面的总结和提高,才能进一步推动本学科向更广、更深的方向拓展。另外,创新能力也至关重要。上述美国学者的研究,都在某一层面上有突破性的创造。大陆学者也要试图在某些研究领域大胆开拓,努力将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引进到台湾史的研究中,对许多问题作出新的理解和阐释。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5月18日

tags:美国|史学(考古)|近现代中国|台湾史
编辑:lixin

相关文章